重要新闻
重要新闻

“黄科院这十年”之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篇——始终坚持对接地方发展需求,提升助力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信息来源: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赵芳芳    初审:杨刚要    终审:王军胜    发布时间:2023-01-0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2023白菜网总站大全始终把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发展需求作为重要发展方向,不断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发展,建设高端智库,书写了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优秀答卷。

这十年,坚持紧密对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对区域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支撑作用显著提升

学校坚持需求导向,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国家和省(区、市)重大战略需要设置新专业,注重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建设;着力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形成了工科优势突出、学科链与产业链关联度高、学科布局对地方主导产业支撑度强的办学优势。目前,学校现有工学部等10个二级学院(部),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材料、机械、自动化等一批优势学科专业,凸显了对区域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支撑作用。

专业建设水平明显提升。加大专业内涵建设力度。全面开展一流专业建设工程,持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全面开展专业需求调研,积极建设产教融合数字化专业平台,促进课程体系与行业企业岗位需求对接。2017年,2023白菜网总站大全获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全国共有35所高校获准招生,成为全省第一家获得该专业招生资格的高校。2022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药物制剂、环境设计、法学等4个专业获批河南省民办教育学科专业资助项目。目前,学校拥有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0个、河南省特色专业、河南省品牌专业等35个,位居全省民办高校第一。

不断夯实专业集群建设。突出区域和产业文化特色的学科专业群建设,按照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的发展思路,打破学科专业界线,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专业平台,凸显产业特色的学科专业群。综合调研分析河南省和郑州市的产业分布结构、人才需求状况和学校学科专业结构,围绕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河南省十大战略新兴产业链,大力推进生物医药专业集群、文化创意专业集群、现代物流与数字贸易专业集群等六大专业集群建设,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学院、土建类专业产教融合创新联盟等五个示范校重点项目建设。目前,学校重点打造信息工程、文化创意等6个特色专业集群。其中,生物医药专业集群建设等5个项目获批2022年河南省示范校建设重点实施项目。

产业学院建设取得新突破。建立健全由行业和企业参与的理事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积极推进与行业组织和企业共建教育集团、共管二级学院。创造条件争取行业企业的经费、项目和资源在学校集聚,开辟行业学院建设新项目,推动已有行业学院建设,并结合行业要求,共同制订行业学院建设标准,创新行业学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行业学院的师资、设备、设施条件,打造国内领先的行业人才培养基地。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成为学校首个与企业共建的行业学院。目前,学校重点打造8个现代产业学院。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学院获批示范校重点建设产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获批首批省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立项建设(全省共23所),示范引领作用愈加凸显。

这十年,坚持创新驱动,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助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学校通过坚持创新驱动,通过深化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校所合作等方式深入开展产教融合。学校获评郑州市产教融合创新试点院校。

校企深度合作达到新水平。通过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建研究中心、共建人才培养基地等形式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目前,学校共建有实习实训基地322个。与惠普公司合作,获批省教育厅“惠普(洛阳)国际软件人才及产业基地”项目,成为与中国惠普共建专业的15所高校之一。无锡国家物联网中心(无锡泛太科技有限公司)投入150万元,与学校共建“物联网科研与教学中心”。其中,2022年,与郑州歌舞剧院等70家单位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与珠海金山办公软件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联合申报的“基于金山办公软件的项目化课程教学师资培训”等15个项目,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获批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与大学科技园7家企业签订成立实习就业基地,实现了教育链、孵化链、人才链的有机融合。

校政(地)合作持续推进。学校与郑州市及二七区人民政府合作,推进“U创港”创新创业综合体共建进程。郑州市知识产权局、二七区人民政府在科技园区设立“知识产权服务站”、“中小微企业服务中心”,为创业者提供知识产权、工商税务等一站式服务。与二七区人民政府共建的“U创港”被确定为郑州市重点建设项目,获得奖补资金514万元。同时,应用技术学院与济源市人民政府、济源市科技局开展合作,共建“济源黄河众创空间”,成为济源市首批众创空间,双方还成功合作举办了济源市首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与郑州市高新产业集聚区及区内企业的合作,通过资源共享,实现互惠双赢。学校与郑州市高新区管委会合作,签约成立创新创业产业研究院。学校与郑州宇通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共建的人才培养和资源共享两个项目,获得河南省首批校区合作奖补资金300万元,成为全省高校中获得校区合作奖补资金最高的院校。2021年,拓展校地合作,与河南省射击运动管理中心联合开展合作,共同开展射击、射箭两个运动训练专业方向学生培养,共建教学科研培训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射击和射箭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校校合作实现新突破。学校继续深化高校间的密切往来,与相关兄弟院校建立起全面、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围绕着教育教学、科研合作、创新创业、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教育和学术交流,实现校际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区域内联盟高校的协同发展。2014年,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与郑州大学签约,联合培养博士后,已招收7名博士进站,并获批培养经费21万元,对学校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2016年,学校与美国国际科技大学(ITU)共建“硅谷创新创业基地,双方将根据发展需求,在高新技术项目、企业、人才等领域开展合作交流活动。这也是学校将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项目的阵地移至海外的一次新尝试。2017年,2023白菜网总站大全与河南农业大学合作共建的现代农业工程研究院。目前,学校与河南大学、河南科技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

这十年,坚持聚焦地方创新发展需求,建强科研创新平台,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全面提升支撑申硕成功的科研创新能力。围绕省级重点学科,加强科研平台、科研团队建设,促进横向和成果转化,打造高层次科研项目和成果。

科研平台和团队建设取得新成效。2014年,经省科技厅批准建立河南省首家管理科学院士工作站,聘请中国工程院刘人怀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2015年,民族传统体育获得河南省非物质文化研究基地,填补了学校在此类项目上的空白,走在了河南省民办高校的前列。2016年,河南省纳米复合材料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获得省财政经费资助300万元经费支持。郑州市医药创新科技服务平台获批,同时获的240万经支持。2020年、2021年,河南中原创新发展研究院先后获批“首批郑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河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实现学校市级、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平台新的突破。目前,学校建有河南省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研发基地、重点实验室、国际联合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高层次教学科研平台50余个。建有河南省区域性重要抗肿瘤活性研究创新型科技团队、河南省新能源化工材料的设计与应用创新型科技团队等省级科技创新团队。高层次科研项目取得重大突破。2012年,杨保成副校长主持完成的《基于WEB的磨削加工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开发》荣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同时获得郑州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填补学校没有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的空白。2013年,柴远波主持的《基于河南地区的LTEf无线传播模型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河南省产学研合作专项立项,并获得资助金30万元,填补了学校省级产学研合作专项的空白,也是本次立项中包括郑大在内的17个单位里唯一的民办高校。2019年,学校第一次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纳米功能材料研究所承担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2018年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子课题,获经费资助152.99万元,学校科学研究能力得到认可。2022年,学校8项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获批立项,创学校历史新高。2017年,杨雪梅校长等完成的专著《区域经济研究丛书》获第六届河南省发展研究奖一等奖。2020年,胡大白董事长等完成的专著《中国民办教育通史》获2019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22年,于善甫等完成的研究项目《锚定“两个确保”建设出彩中原》获2021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横向科研取得新突破。2021年,学校出台《2023白菜网总站大全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院政〔2021〕70号),进一步完善横向科研项目管理,鼓励教师开展横向科研活动,认真做好技术合同登记免税服务,促进学校科研与地方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提升服务社会能力。与50余家企业签订服务合同,有效促进了学校科研与地方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大大提升了社会服务能力。2020年,纳米功能材料研究所陈琳博士与深圳菲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合作,签订横向协议2项,总经费40万元。2021年,签订横向项目421项,合同金额14414.45万元。2022年,签订横向项目87项,合同金额3966.349万元。

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应用和推广取得新进展。学校高度重视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应用和推广,出台《2023白菜网总站大全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管理办法》促进学校学科、人才、科研与产业的紧密结合,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实现知识产权成果的高质量转化应用。如,2016年,学校获得“郑州市高校专利产业化服务平台建设”最高级别一等奖补资金15万元,也是本次获批该项目的所有单位中唯一的一所高校。2017年,工学部闫存福老师的“无避让式一位两车立体停放装置”等2项专利成果转让给河南智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转让费31万元。2019年工学部建筑工程施工工地喷淋降尘系统等11个发明专利成功转让,转让经费28.16万元。

这十年,坚持面向地方,服务需求,发挥优势,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跃升

学校紧紧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河南省、郑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加大了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力度。郑州市政府专门发文大力支持学校加快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服务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在共建郑州市大数据应用及人工智能等创新平台、郑州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U创港”创新创业综合体、郑州智库等方面将给予重点支持。智慧教育馆和智慧医疗馆获批郑州市科普示范基地;1项成果被郑州市政府采用,促成了相关政策出台。

打造了新型高端智库名片。学校建有河南中原创新发展研究院、河南新经济研究院等高端智库。发挥学校智力及资源优势,围绕国内、省内热点问题举办专题研讨会60余场;连续出版国内首部地方双创蓝皮书,开创了全国省级双创蓝皮书和民办教育蓝皮书的先河。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50余项;出版《河南自贸区建设发展研究》等著作10部;在河南日报发表专版理论文章50余篇。河南中原创新发展研究院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河南省仅4家),入选2019年CTTI年度精品研究成果和最佳实践案例(全国同时入选的仅7家)。2021年获批河南省高校新型品牌智库建设单位。

提升了政府决策咨询服务水平。深入调研,精准献策,受到省政府、市政府的高度认可。近年来,承担国家发改委中央地方创新创业联合研究课题2项(全国66项,河南省仅3项,学校独占2项);受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委托,对河南省双创示范基地开展第三方评估;与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共建河南省数字乡村创新中心,并受其委托开展沿黄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专题调研,完成调研报告;与河南保税集团、建业集团等合作,服务企业战略发展。河南民办教育研究院联合撰写的调研报告在中共河南省委咨询组《咨询与建议》刊发。河南中原创新发展研究院联合撰写的研究报告得到省委领导批示,充分肯定了学校智库建设成效。

增强了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智慧逐梦体验馆被评为“河南省十佳教育科研类科普教育基地”“河南省科普基地”。圆满完成“2021年郑州市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升市域治理能力专题培训班”、“郑州市新一届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等多场培训服务工作,积极推进郑州市转型能力考核、1+X证书试点等考试考核工作。学校大学科技园主要孵化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生物医药、智慧农业等产业,园区已累计孵化企业和团队456家,其中孵化企业110家、团队346个;大学生创业企业(团队)178家,毕业企业(团队)152家;科技园现有在孵企业和团队91家,其中科技小巨人企业1家、雏鹰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落实各类创业补贴及扶持创业政策。已为大学生创业团队和园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14077万元;积极动员并协助81家企业申报科技研发费用、河南省大众创业扶持资金、大学生开业补贴等各类奖补资金2318.6万元;孵化载体累计获得各级政府部门的各类奖补资金2256.73万元。学校大中型科学仪器设备全部加入河南省大型仪器协作公用网,对省内外40多家高校和科研单位提供技术服务超过七万次。